2025年5月15日,零排放货运行动年会在北京圆满召开。会议以“技术-市场共同驱动货运零排放转型”为主题,来自政府智库、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国际机构等超过150家机构的近200位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年会获得了零排放货运行动成员机构、合作伙伴以及物流和货运行业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在“双碳”目标深化、环保政策引领、技术迭代加速及市场化机制完善的多重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货车销量与渗透率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市场渗透率突破25%。其中,新能源重卡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全年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139.36%,较2021年实现近四倍增长,规模化应用场景从港口、矿区扩展至干线物流。补能基础设施同步跨越式发展:公共直流超充桩数量较2023年翻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网络覆盖率提升至98%,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成新建标准;氢能领域加速布局,加氢站总数突破500座,液氢储运技术与兆瓦级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为氢能重卡商业化奠定基础。
零排放货运行动年会由零排放货运行动秘书处主办,能源基金会支持,旨在通过这一年度会议汇聚利益相关方开启对话,加强交流。会议内容聚焦本年度国内外政策背景与现状,最新技术和商业落地路径、零排放货运廊道最新实践进展以及企业试点示范优秀案例,探讨适合货运零排放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应用推广路径,凝聚共识,确认货运零排放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生态环境部和交通运输部领导致辞并对零排放货运行动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对各方协力推动货运零排放转型提出了殷切期望。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移动源处副处长,生态环境部大气司二级调研员连爱萍在致辞中提出,生态环境部大力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积极推进零排放货运车队建设,强化在用车排放监管。下一步将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政策激励和推广先进等模式,持续加快货运车向零排放转型,政企研多方协同推进,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道路货运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吴伟在致辞中提出,道路货运碳排放占交通运输碳排放的主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我国积极推进运输结构优化、新能源重卡推广及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货运绿色低碳转型。尽管仍面临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等挑战,交通运输部正加强政策联动和技术创新,构建多方协同的零排放发展生态。道路货运零排放转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政府引领的同时,我们更需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构建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携手共进,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能源基金会产业发展部执行主任龚慧明在致辞中提出了对“技术-市场共同驱动货运零排放转型”的理解,包括需兼顾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展,充分激发创新动力与商业活力;支持关键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推动氢能、电动化等绿色能源的产业化落地;合理运用政策与市场工具,通过绿色金融和基础设施配套引导行业转型;同时加强跨部门、跨行业协作,整合产业链、科研机构与国际经验,共同加速货运零排放进程,助力全球交通低碳化目标实现。
零排放货运行动正式发布《中国零排放货运年度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能源基金会支持,零排放货运行动秘书处统筹撰写。《报告》从中国道路货运行业发展现状、零排放货运相关政策、零排放货车技术与市场现状、零排放货运补能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现状、货运污染物与碳排放计算五大方面归纳总结了2023-2024年道路货运零排放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并总结了未来零排放货运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主要撰写方——北京智慧绿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何东全博士在年会上分享报告主要洞察
《报告》在回顾零排放货运行动的进展和成果外,也总结归纳了零排放货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新能源重卡在中长途货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多重制约。从技术经济性层面看,当前纯电动重卡主要集中于港口、城建等中短途场景,在干线物流场景中尚未突破续航里程、购置成本和运营效率等关键瓶颈,缺乏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商业化解决方案。在配套基建方面,货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尚未落地,以及大功率充电网络布局明显滞后于车辆发展节奏,换电模式虽显现出场景适应性优势,但存在电池标准不统一、换电站兼容性不足等系统性障碍,严重制约规模化推广。面对行业转型痛点,亟需构建涵盖车辆研发、能源补给、场景运营的全产业链协同机制,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标准体系完善和商业模式探索,系统推进新能源重卡在干线物流等中长途场景的示范应用与产业化突破。
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分享国内与国际行业和企业的相关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行业洞察。
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副主任陈冰波介绍了我国在道路货运零排放转型方面的政策进展与实践成效,重点分析了新能源重卡的发展趋势、经济性优势及面临的三大挑战,并提出通过差异化政策激励、关键技术攻关及补能基础设施完善,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智慧货运中心(SFC)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Wolff分享了作为全球货运减碳专业机构和国际供应链货运脱碳合作平台的工作进展与洞察,强调物流领域的温室气体的计算汇报在国际交通减排中的重要性,指出电动重卡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具备广泛可行性的零排放技术方案。基于SFC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区域推动车队电气化的实践经验,他指出道路货运脱碳需应对基础设施、经济性及多方协作等挑战,呼吁聚合货主、承运商、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加快形成支持重卡电气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秘书处为入选《中国零排放货运年度进展报告2024》案例企业颁发了证书。本次共有7家机构案例入选《报告》,他们是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CEVA Logistics、马士基中国、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发展有限公司、陕西陕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按首字母排序)。
在“新能源重卡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基于企业案例的深度剖析”主题圆桌论坛,主持人零排放货运行动秘书长王波勇与陕西陕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鑫、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亚区陆运及多式联运业务经理刘歆娴、马士基大中华区物流与服务供应商管理总经理王俊杰、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货运中心副总经理侯东成,共同探讨企业在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技术路线选择有哪些举措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遇到哪些挑战,同时探讨了企业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又有哪些推广计划。
在“政策协同分摊车端-运输端-货端产业链重点环节新能源转型成本,助力新能源商用车规模提升”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任焕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少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志成、传拓中国业务发展经理徐滔、卡车之家编辑王鹏共同讨论各部委如何政策协同为物流运输高质量提供助力,并且如何实现从商用车积分政策、产品能耗标准、产品碳足迹管理协同推动零排放多元技术路线转型等议题。
会议下午由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主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高级研究员杨静介绍了商用车零碳技术实施评估及未来发展重点。杨静表示,我国商用车虽然保有量低但碳排放占比高,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当前零碳技术在中长途场景应用仍面临技术、成本与基础设施等多重挑战,因此需多路径协同推进,包括技术攻关、场景示范、基础设施完善和政策引导,共同推动商用车绿色发展。
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围绕“交能融合推动零排放货运转型:充换电基础设施现状和前景”展开演讲。李立国表示,重卡换电是新能源化补能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未来补能体系应充、换、氢多能协同,按场景灵活匹配;技术路径上后背式与底盘式换电并存,基础设施需向开放共享、公共服务方向发展,推动构建多元、高效、绿色的能源补给网络。
智慧货运中心GLEC项目经理周宇飞介绍了零排放货运解决方案减碳效益的价值化路径探索。周宇飞表示,认购与声明(Book & Claim)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概念;二是解析其具体运作流程;三是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推动低碳货运中的应用价值。该机制通过减碳属性与实际运输行为的脱钩,可以解决货主难以直接采用低碳运输、运输商减排难以变现等问题,为低碳转型提供了灵活、可信、可持续的市场化路径。
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完善、补能效率提升与优化对新能源重卡应用经济性的促进作用”的圆桌讨论环节上,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与特来电商用车业务总经理王涛、宁德时代商用车执行副总裁莎仁其其格、壳牌并购与新业务开发总经理及能源转型战略负责人杨朝、比亚迪弗迪电池商用车产品线总监蒋杰共同讨论了基于不同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相应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新能源重卡经济性的影响,认为推动电池和车辆技术进步、加速充电网络的规模化、搭建更加完善的行业生态并形成更多元的盈利模式是提升和优化新能源重卡经济性的可行路径。
在“零排放运输利益相关方的场景整合与合作路径”的主题圆桌讨论上,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新质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阳冬波与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刘丽芳、华为数字能源战略与产业发展主任王冲、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部(可持续发展部)高级经理刘旭、超级运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曹二虎一同讨论了如何根据运输场景整合供应链各环节,实现零排放运输廊道的合作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建立零排放供应链,实现市场端突破与转型。
会议最后,智慧货运中心(SFC)的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Wolff表达了对于零排放货运的美好愿景与期望。零排放货运行动秘书长王波勇做了会议总结。
零排放货运行动启动三年以来,得到了物流货运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积极的参与。零排放货运行动将持续发挥平台的合作、沟通和协调的作用,进一步凝聚共识,促成合作,深入识别零排放货运中的难点、重点。期待有更多的机构和企业加入零排放货运行动,加入物流货运高效零排放转型的事业中来。
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的单票快递成本是多少?能赚多少钱?
1529 阅读商家朋友们注意了,抖音电商再次升级物流服务
914 阅读运价涨潮再来袭!美线抢运引发爆舱,或破万美金?
865 阅读物流战略规划的参考方法
854 阅读抖音618大促引爆物流业:港股龙头或迎确定性增长
811 阅读连续12年!顺丰守护茂名荔枝领
782 阅读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发布最新业绩
791 阅读满帮2025年一季度营收27亿元,业绩增长超预期
765 阅读京东物流&松下集团无锡智能产地仓正式运营
708 阅读阿里:将继续优化业务组合,退出非核心业务和资产
731 阅读